多姿多彩展“雙創”
——晉江市踐行“晉江經驗”、推進農村“雙創”工作的紀實
晉江,位于福建東南沿海,是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和東亞文化之都,面對臺灣海峽,是著名的濱海僑鄉,也是全國縣域民營企業最多、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
——晉江市踐行“晉江經驗”、推進農村“雙創”工作的紀實

在“晉江經驗”的指引下,晉江市委、市政府堅持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走出了一條全面發展之路。在全市優化政務環境、強化政策扶持、創建雙創平臺、培育優化主體、營造濃厚氛圍的新環境下,采取激發主觀動能、聚集創新要素、注入強勁動力等舉措,憑借著晉江人敢為人先、愛拼敢贏的創業創新精神,推動了全市農村創業創新的蓬勃發展。

“五微五營”型——
農村“雙創”的主陣地
晉江市為了搞好農業農村創業創新工作,轉變鄉村建設觀念理念,讓更多人才反哺農村和參與鄉村建設,認真組織開展“五微五營”的雙創活動。通過深入開展以微景觀、微菜園、微庭院、微森林、微墻繪為主要內容,以大學生夏令營、國慶建造營、校園微創意營、大樹微景觀工作營、大學生寒假實踐營為主要平臺,以大學生農業創業創新為抓手的吸納鄉村振興人才的主陣地。

晉江市吉隆農業有限開發公司總經理 劉歡
我在2016年獲得了晉江市的大學生創業代表稱號。我們在歷屆政府的支持下取得了眾多成果。目前農場主要圍繞三個板塊來開展,包括臺灣民營水果種植、休閑食品加工、鄉村休閑旅游,帶動了周邊農戶增產增收,努力打造成為晉江知名的旅游休閑品牌。



晉江市東石鎮潘山村黨支部書記 劉鴻材
我們村開展農村雙創以來,能夠緊密結合實際,認真做好規劃,精心組織實施,改變了村容村貌、美化了環境。我們今年創建美麗鄉村就是從環境整治入手,結合我們村的木雕文化和木偶文化把它融入景觀里面。



優秀人才回鄉創業
晉江市為了搞好創業創新工作,制定了鼓勵引導留學回國人員、海外僑胞、城市專業人才等參與鄉村拓展的政策措施。優越的政策吸引了吳超峰、吳文盼等一大批海外優秀人才回鄉創業。如留日農業博士吳超峰,獲得800多萬的創業扶持資金,回晉創立了晉江市天澤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和泉州市綠薇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吸納了10名大學生共同創業創新,他的團隊設計出立體式生態農業生產系統,實現了農副產品生產空間立體化、控制智能化、產業規?;?。

晉江市天澤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 吳超峰(留日博士)
我選擇晉江做立體現代農業,主要是這邊的創業氛圍很好。晉江企業家都有一種敢拼愛贏的精神,我們回國創業最需要的就是這種創業土壤。晉江政府對人才政策是比較吸引人的,在福建省來說是最優厚的。我接觸的晉江有關人才辦、農業局等相關部門,他們的辦事效率還有作風還是比較好的。

“智力支持”型——
助推農村“雙創”發展
為了實施外智助村工程,晉江市組建了最美鄉村工作聯盟、晉江市農業農村高校聯盟、晉江市愛故鄉公益聯盟等戰略聯盟,積極引入鄉村建設團隊、高校師資來晉開展美麗鄉村和農村“雙創”建設等,通過外智外力助推晉江市美麗鄉村和農村創業創新建設的深入開展。

國仁鄉建(北京)團隊有關負責人 陳晶晶
我們國仁鄉建團隊是由國內著名三農專家溫鐵軍老師牽頭成立的,是一個由十多個小的鄉建團隊聯合的機構。從2003年開始,做一些鄉村建設和農村發展的工作。受晉江農業局的邀請,來晉江開展鄉村振興的試點及調研、一些農村人才培養項目的合作,我們前期主要做的是三個村子,第一個是園坂村,第二個是靈水村,圍頭村是我們做的第三個村子。

第二個是靈源街道靈水村,這個村有許多古民居,規劃統一設計、統一開發,先建好村史館,開設一些咖啡館或做些小工藝品等,以促進鄉村旅游產業發展,打造現代化農業轉型及古村落開發運營項目。


“平臺支持”型——
優化創建“雙創”平臺
為了搞好農村創業創新工作,晉江市搭建了金融、人才、孵化等平臺,優化推動了農村“雙創”工作。


晉江市重視搭好孵化平臺,建設創意創業創新園、國際工業設計園、智能裝備產業園、陳埭新區創新中心、福大晉江科教園等五大科技創新載體,聚集創新要素,為農業農村各類人才創業創新提供空間和平臺。此外,全市擁有眾創空間和科技企業孵化器9家,場地面積達10萬平方米以上,入駐創業項目和企業200多個。
“產業轉型”型——
加快轉型的新突破

晉江市農村的創業創新,目前已經形成了一股熱潮。這當中,晉江有不少人轉變傳統觀念,進行產業轉型,沖著傳統農業而來,想在“傳統”產業中,找出新花樣,尋求新突破。




福建省晉航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洪良彬
我們公司開創了晉江首個無人機植保業務服務,實現了“公司+基地+農戶”的植保服務,防控病蟲害,無人機相對傳統施藥模式可節約百分之三十的藥劑、百分之九十的水量,這樣可以降低農產品安全風險,減少生態環境的損害,又能避免在打藥過程當中對人體的危害。目前我們公司已承接福建省內十萬余畝的水稻飛防作業,并成功試驗胡蘿卜這一晉江特色作物的無人機植保技術。智慧農業是農業產業加快轉型升級的重點,是現代農業的一大發展方向,也是晉江農業一直以來的實踐,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蘇有明 王為民)
掃一掃手機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