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16時,我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星子站水位跌破8米,標志著鄱陽湖已提前出現極枯水位,相對應的湖區通江水體面積不足300平方公里,不及豐水期面積的十分之一。這將給湖區居民生活生產用水帶來進一步的影響。
江西省水文局的監測數據顯示,受長江來水減少導致的“拉空”效應影響,14日16時鄱陽湖星子站水位跌至7.99米,而歷史同期水位為12.22米;目前對應的鄱陽湖湖區通江水體面積為293平方公里,與豐水期三四千平方公里的水體面積形成鮮明對比。
江西省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分析說,2000年以來,鄱陽湖星子站出現8米極枯水位的情況多發生于每年12月份至來年的1月份。今年鄱陽湖極枯水位出現時間大幅提前,主要是長江上游來水不足且江西境內降水偏少所致。他預計,鄱陽湖水位將以小幅波動方式繼續緩慢下降,將給湖區周邊居民生活、工農業生產用水以及地下水補給帶來進一步的影響。(完)
江西省水文局的監測數據顯示,受長江來水減少導致的“拉空”效應影響,14日16時鄱陽湖星子站水位跌至7.99米,而歷史同期水位為12.22米;目前對應的鄱陽湖湖區通江水體面積為293平方公里,與豐水期三四千平方公里的水體面積形成鮮明對比。
江西省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分析說,2000年以來,鄱陽湖星子站出現8米極枯水位的情況多發生于每年12月份至來年的1月份。今年鄱陽湖極枯水位出現時間大幅提前,主要是長江上游來水不足且江西境內降水偏少所致。他預計,鄱陽湖水位將以小幅波動方式繼續緩慢下降,將給湖區周邊居民生活、工農業生產用水以及地下水補給帶來進一步的影響。(完)
掃一掃手機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