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們正在閱讀《中華美德故事》
日前,由首都文明辦與北京出版集團聯合組織編寫的《中華美德故事》叢書正式出版。該叢書依據大量史料編選了365個典型意義的中華美德故事,展現了中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歷經艱難、自強不息的奮斗史,闡釋了中華美德的豐富內涵。叢書分為“古代篇”、“近代篇”、“當代篇”三部分,365則故事皆為千字短文,并配以25條題解、51條名言警句、188幅彩色插圖,能夠讓少年兒童在輕松愉悅的閱讀中,感知中華美德,是開展中國夢和中國精神學習教育的生動教材,是深入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有益嘗試。在世界讀書日之際,本版邀請相關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對該叢書進行評論。
中國精神的最美亮相
中華民族是世界歷史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始終巍然屹立于世界的東方,不但文明沒有中斷過,而且越來越發展繁榮、興旺發達,原因固然很多,但是有一個顯著的、世人公認的優點就是重倫理、講道德,幾千年來一直流傳著愛國奉獻、勤儉節約、自強不息、仁義禮智、見義勇為、誠實守信、助人為樂、孝老愛親、愛護環境、公而忘私等等傳統美德,留下了豐富多彩,而且極其動人的大量事跡。
《中華美德故事》以科學的態度、確鑿的事實、生動的圖畫,集中講述了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讓中華美德作了一次精美的亮相。
中華美德是我們民族,也是我們每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需要,是我們成長和生活的思想靈魂和精神支柱。試以愛國奉獻為例,自古至今,中國人總是把自己的命運與祖國的命運聯系在一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關鍵時刻,往往置個人的利害禍福,甚至生死存亡于不顧,一切服從祖國的需要,“報國行赴難,古來皆共然”(唐·崔顥《題王威古》),“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愛國奉獻的精神,流淌在我們民族的血液里。美德的傳承,成就了我們民族的輝煌。
千百年來,我們中國人不但以中華美德為自豪,而且懂得中華美德的價值和作用,以高度的自覺傳承著我們民族的美德,并且不斷地加以豐富和發展。在重視道德踐行的同時,還特別注意中華美德的教育和傳播。我們民族中愛國奉獻的美德故事,像古代的弦高販牛、屈原投江、蘇武牧羊、岳飛抗敵、文天祥寧死不屈,像近代的林則徐虎門銷煙、鄧世昌海上抗日,現代的黃繼光舍身堵槍眼、錢學森回國搞“兩彈一星”、王進喜拼命建油田,如此等等,各行各業的男女老少都耳熟能詳,祖國和民族的命運,始終讓我們魂牽夢縈。愛國奉獻精神的流傳,像一支支號角,時時刻刻激勵著中國人民前進。
可以說,中華民族迄今所取得的一切勝利中,都飽含著中國力量的作用,凝聚著中華美德的成果。如今,當我們努力實現中國夢的時候,中華美德作為中國力量更是不可或缺的興國之魂,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都有責任、也有義務,一定要弘揚它。誦讀美德故事實在是傳播中華美德的最好方式。(作者系中國倫理學會名譽會長、中國社科院哲學所研究員 陳 瑛)
傳承美德 鑄就夢想
《中華美德故事》以中華民族的歷史進程為線索,精心選輯富有時代特征的道德故事,展示了中華民族不同歷史階段的道德傳統和深厚的內涵,是一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精品。
一部中華民族的歷史,是中國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歷史,也是中華民族凝聚力量,努力奮斗,攻堅克難,追尋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的歷史。在這個漫長的進程中,道德不僅是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是人民精神力量的凝聚,是社會發展進步價值的升華,而且也是中華民族不斷發展的社會價值基礎,是中國人努力實現“中國夢”的思想保障?!吨腥A美德故事》叢書精選的故事,清晰、具體地詮釋了體現在國家觀、社會觀和公民觀上的道德傳統,不僅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生動描述,也是對實現“中國夢”的社會基礎的一種扎實建設。
兒童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無論是從歷史演變前進的視角,還是從社會建設和發展的視角,抑或是在文化價值傳承的視角,兒童青少年都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社會的激烈變革影響著社會的各個層面,但對于兒童青少年群體的影響力一定是最強烈的、最巨大的;現代化的發展與傳統文化的傳承間的沖突,在兒童青少年身上必定是最尖銳、最突出的。所以,在兒童青少年的道德教育,特別是在傳統優秀道德的傳承上,新的指導原則、新的教育方法,甚至是新的話語體系等等,都是十分必要的。從這個角度看,《中華美德故事》叢書是本挺好看的書,好看,不僅僅來源于嚴謹的指導原則、多科學的學術整合,而且來源于盡可能新的、帶有兒童青少年特點的思想方法,如用現代的、兒童青少年熟悉的話語描述歷史人物和故事;以現代人的思維方式、認知特點包裝傳統價值等等。在今天,對于兒童青少年道德教育來說,有很多時候怎樣說比說什么更重要。
砥礪精神 感人至深
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在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眾多豐富多彩、感人至深、砥礪精神的美德故事。這些美德故事,是中華民族優秀價值觀的生動展現,是中國精神的具體實踐和升華凝練,是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素材。
《中華美德故事》叢書把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美德教育緊密結合起來,抓住了當前青少年教育中的一件根本性大事,對于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教材、進頭腦、入人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中華美德故事,蘊含著中華民族優秀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氣節、高尚的民族情感、優良的道德品質,以及良好的道德習慣,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感召力?!吨腥A美德故事》叢書,從古代篇,到近代篇,再到當代篇,展現了中華民族優秀核心價值觀生生不息的歷史畫面,體現了中華美德教育中知識傳授、情操陶冶和行為養成的緊密結合,優化了中華美德教育、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和積極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機統一,有利于廣大青少年樹立民族自信、振興民族精神、抵御腐朽道德,形成優秀人格,弘揚中國精神,擔當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實現偉大“中國夢”的歷史重任。
只有繼承和弘揚中華美德,才能使中華民族優秀價值觀尤其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培育與踐行有所依托、有所寄寓,真正落到實處?!吨腥A美德故事》叢書,采用簡潔明快的敘事風格、生動活潑的插圖,以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形式,展示了中華美德的豐富內涵,適合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和閱讀特點,既可以作為青少年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教材,又可以作為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青少年接受中華美德熏陶的案頭手冊,使中華美德薪火相傳,幫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個人品德、正確的價值觀,形成實現偉大“中國夢”的強大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作者系中宣部政研所研究員、副所長 戴木才)
中國夢需要中國精神
人類倫理思想史上一直在探討三個問題:“什么是好的生活?”“為好生活我們應該做什么?”“我們應該成為什么?”這是人類思考的問題,也是今天實現中國夢必須要作答的問題。而問題,都和美德有關。
美德首先關乎公民的素質。美德是對人“應該成為什么”的最核心的回答。我們要塑造的人,不是失卻精神沉淪物欲的“單面人”,不是純粹活在“自私的基因”中的動物人,而是有物質有精神,有“小我”也有“大我”,有夢想和追求的現代公民。
美德也關乎國家秩序與社會和諧。孟德斯鳩談到國家體制和建設時曾強調:“共和國需要品德”,他描述了一個國家當“品德消逝的時候”,就會彌漫物欲、野心、貪婪、權力和放肆,國家的毀落,公民的幸福就都不可能實現。在今天和諧中國和人民幸福指數構建中,我們很需要體現中國價值理念的品德力量。
美德還關乎民族的品格及其命運。世界文明進程中,有古代中國、古代埃及、古代巴比倫、古代印度等四大文明發源地,唯有中華文明發展延綿未絕。究其根源,最重要的是中華文明不但有文化之“術”即輝煌的文化形式和器物積累,還有深厚的文化之“道”即民族精神和傳統美德的流傳。
美德是如此必要。而《中華美德故事》給我們展現的,就是精華版的從古代、近代到當代的代表美德事跡和人物。在書中我們能看到中華民族特有的自強不息和仁愛精神,能看到中國人的勤勞勇敢和智慧,能看到仁人志士們對中國民族獨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夢想而執著追求的鮮活影像,也能看到生活在我們身邊的一個個當代好人和道德榜樣。在這些最典型也是最精華的中國故事和人物身上,折射著中華民族精神和傳統美德,折射著中國社會主義當代價值觀,也內涵有人類美德的印記。
閱讀著書中故事,你能感到歷史時代的美德人物又“穿越”回到了我們身邊,讓我們感動,引我們向善而行。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國家實力和社會文明獲得了極大發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辨善惡、不知榮辱的人和現象。在麥金泰爾批評當今西方社會物欲橫流呼喚回歸人類美德時,《中華美德故事》中一個個道德形象給這個時代帶出了片片亮色,同時帶來的,還有中國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價值取向的人格影像!
我們要實現中國民族之夢和中國人之夢,不僅需要經濟科技等實力,而且需要強大的精神品格力量。相信《中華美德故事》能夠在造就公民品格、成就社會美德力量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夢與民族魂
文化是民族與國家的靈魂,“國有魂,則國存;國無魂,則國將從此亡矣。”中華文化的核心與特質是倫理道德。中國夢的實現,需要全體國人振奮精神、萬眾一心,重鑄國魂。民族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念、道德規范系統,故事敘事是進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重建當代中國道德文明的過程中,我們迫切需要繼承、弘揚中華優秀美德。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中華美德故事》的出版,可以說是正逢其時,意義重大。
該套叢書選題準確精當。如何在歷史長河中,選取300多則美德故事,這需要一定的眼光,它既需要對歷史史實的尊重,又要具備今天的價值坐標。我國各個歷史時期所面臨的歷史主題不同,因此,美德故事的時代內容也就有所不同,該書所選故事,鮮明體現了我國各個歷史時期的時代精神和歷史人物身上所承載的中華美德。叢書編排分類科學。各則故事都是按照一定的思想主題加以分類,在此基礎上再按時間順序編排,這樣經緯分明,主題突出,導向明確,便于閱讀掌握。叢書語言簡明生動。講故事,不僅需要史實準確,而且需要語言簡明生動,這樣才能使讀者愿意樂意閱讀??傊?,由于該套叢書組織得力,專家、編寫陣容強大,使本書成為一本同類書的可靠權威讀本。它不僅適合廣大青少年閱讀,而且適合全體社會成員閱讀。
我相信該書的出版,必將對全體國人特別是青少年弘揚中華美德,振奮民族精神起到推動作用,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注入精神動力?。ㄗ髡呦抵袊嗣翊髮W哲學院教授 肖群忠)
傳承中華美德提升文化自覺
中華美德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思想資源,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需要中華美德的價值支撐,傳承中華民族的優良美德,不僅有助于強化我國民族道德文化在多樣化社會思潮中的主體地位,而且有助于提升中華民族的文化自覺。
《中華美德故事》叢書集中展示了中華美德的精髓,而每一個美德故事的主角都是被不同時代的人們廣為傳誦的道德典范,在我國優秀道德文化寶庫中凸顯出璀璨奪目的光彩?!吨腥A美德故事》叢書的讀者對象主要是青少年,該叢書注意到了青少年接受道德知識的特點,力避長篇大論式的道德知識灌輸和道德規范說教,所選擇的美德故事可讀性強,融趣味性、生動性和知識性為一體,能夠對青少年的道德發展產生潛移默化的效果。
以講故事的形式讓廣大青少年了解和知曉有關中華美德的知識,既是傳承中華美德的過程,也是培育文化自覺的過程。全球化的發展和現代傳媒的發達,使青少年很容易接觸到西方的文化和價值觀念,一些青少年對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傳統知之甚少,對外來的文化和價值觀念卻不加辨別地全盤接受。面對青少年思想道德中存在的新情況和新問題,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幫助他們正確認識本民族的文化遺產和文化特色,幫助他們提高辨別是非、善惡和美丑的能力,幫助他們提升文化自覺的水平?!吨腥A美德故事》的出版正逢其時,適應了我國文化建設和發展的時代要求,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通俗讀物 學術標準
《中華美德故事》這套青少年讀物,不同于一般通俗讀物,嚴格按照學術著作的標準編寫出版,所選編的每個故事都注明了非常精準的史料出處,這是非常寶貴的。
《中華美德故事》分別選用“古代篇”美德故事135則、“近代篇”美德故事115則、“當代篇”美德故事115則。所有美德故事史源清晰,故事選材于史有據。如“歐陽修寬容薦人”史料出處準確注明《歐陽文忠公集·奏議卷》,編者還進一步查到歐陽修上宋仁宗的奏議:《薦王安石呂公著札子》《薦司馬光札子》。“文天祥浩氣長存”故事精確注明出處:“參見脫脫、阿魯圖等:《宋史·卷四百一十八·文天祥傳》。”這樣既增強了故事的可信度,也便于讀者擴展閱讀和查找資料。這是學術著作的通行性做法,一般通俗讀物很少會下尋查史源這樣的硬功夫和笨功夫的。
青少年讀物的編輯出版,是一件需要非常嚴肅認真對待的大事,不能以訛傳訛,不能誤人子弟。該書在故事內容的選取和辨析上下了很深的功夫,辯正訛誤,去偽存真。如“古代篇”中“范仲淹教子節儉”這則故事的史源,很多出版物都說是出自《范文正公文集·褒賢集》或《范文正公文集·尺牘集》,經多方查證,正確的出處應該是出自《范文正公言行拾遺事錄》,《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卷七·《戒子通錄》有載,唯引文“敢持歸吾家”為“持至吾家”。再如“近代篇”中林則徐虎門銷煙所用時間,《清史稿》記載是40多天,中學歷史教科書寫的是20多天,編寫組從林則徐給道光皇帝所上奏折中查實為20多天。又如“當代篇”中道德楷模白方禮老人的故事,地方報紙記白方禮支教公司成立時間比較含糊,有專家認為是1994年,編寫組通過政府部門直接向天津市工商局查詢到該公司注冊時間,清晰顯示為1995年。
該書致力于學術規范和青少年特點的結合。一方面,該書在典籍運用方面嚴謹規范,包括典籍的作者注明等,都一絲不茍。完全按照規范的學術著作的要求來嚴格執行。另一方面,針對青少年特點,不搞鴻篇巨制,全部采用千字左右的小文章;力避晦澀難懂,在通俗化和趣味化上下功夫;著力挖掘對青少年有當下價值和積極意義的文化內涵,思想產生歧義的內容一律不采用。(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萬安倫)
夯實中國夢的基礎
實現中國夢,有賴于創建未來的中國少年兒童薪火相傳?!吨腥A美德故事》叢書以青少年喜聞樂見的365個美德故事,配以精彩的題解、名言警句、彩色插圖來體現,展現了先秦以來中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歷經艱難、自強不息的奮斗史。
叢書選擇的典型人物故事,有耳熟能詳的大科學家,有為國家、民族利益英勇獻身的烈士,有人民敬仰的人民領袖,也有發生在身邊的凡人所做的不平凡事……這就避免了籠統的道德說教,孩子們能在每個只有800字至1000字左右的生動故事間,在享受簡單明快的語言風格中,全面、系統地感受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精神風貌和歷久彌新的中華美德底蘊。本人有幸先睹為快,在此書付梓之前讀到了這些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感召力的不平凡的故事。這些故事大多是描寫中華兒女執著于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國家夢放棄了個人的夢想,歌頌的是奉獻式奮斗,個人夢想被牢牢嵌入國家需要,如用身體攪拌水泥、制服井噴的王進喜,正是無數先賢先烈把自己的夢融入“中國夢”,正是一代代人執著堅韌地接續“中國夢”,“中國夢”才有今日之榮光;也正是因為大多數人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才使多元的社會充滿愛、充滿溫暖,更加和諧,這本身就是人民幸福的源泉。
在當今社會轉型期的多樣文化中,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與整合,形成社會成員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精神動力,為實現共同夢想而共同奮斗,實現夢想的力量就會強大無比,夢想就一定能夠照進現實。首都文明辦的同仁們費心組織編寫這套《中華美德故事》叢書,是冀望以此引導少年兒童“讀美德故事、誦中華經典、做有德之人”,這是自覺踐行文化引領社會風尚的基礎性工作。
掃一掃手機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