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書法特種郵票·秦代泰山石刻。
圍棋特種郵票·中國流布局
西廂記特種郵票·聽琴
中國古代繪畫神駿圖特種郵票
7月13日,中國郵政發行《琴棋書畫》特種郵票,全套4枚。圖案分別為“高山流水”、“弈秋課徒”、“懷素臨池”和“道子畫壁”。郵票設計描繪了歷史上俞伯牙與鐘子期撫琴、弈秋課徒授藝、懷素蕉葉練書、畫圣吳道子繪鐘馗的4則歷史故事,演繹出四大才藝精髓,也間接表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悠久歷史和豐富內涵。琴棋書畫是中國古代四大才藝,今天常用來表示個人的文化素養,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中的瑰寶。在我國發行的郵票中,經常出現琴棋書畫。
琴:1983年1月20日的《民族樂器——撥弦樂器》特種郵票第三枚“琴”,主圖為一張古琴,背景表現的是一位古代女子彈琴的畫面;1983年2月21日的《西廂記》特種郵票第二枚“聽琴”,圖案為崔鶯鶯偷聽張生彈琴的畫面;1998年8月26日的《三國演義(第五組)》特種郵票小型張“空城計”,圖案表現的是諸葛亮以一張琴巧施空城計,令司馬懿15萬大軍聞琴聲而懼怕退兵的故事;2006年9月26日我國與奧地利聯合發行的《古琴與鋼琴》特種郵票第一枚“古琴”,圖案上的古琴為唐代的“大圣遺音琴”,而背景畫面為后人紀念俞伯牙與鐘子期當年相遇的地方,湖北武漢漢陽月湖側畔修建的古琴臺。
棋:1986年12月20日的《中國古代體育》特種郵票第二枚“圍棋”,圖案以漢畫像磚的表現技法,描繪了兩位古人對弈的場面;1993年4月30日的《圍棋》特種郵票,全套二枚。第一枚“古人對弈圖”,圖案描繪了兩位古人圍坐棋盤精彩對局,一人觀戰的場面;第二枚“中國流布局”,圖案是一個正規的圍棋盤,棋盤中是我國在早期經常使用的星小日三線拆六布局,這是我國棋手自創的經典布局。
書:2003年2月22日的《中國古代書法—篆書》特種郵票,全套2枚;2004年12月5日的《中國古代書法—隸書》特種郵票,全套4枚;2007年11月5日的《中國古代書法—楷書》特種郵票,全套6枚;2010年5月15日的《中國古代書法—行書》特種郵票,全套于6枚;2011年4月15日的《中國古代書法—草書》特種郵票,全套4枚。中國古代書法系列郵票,使我們領略了我國書法的不同書體、不同流派的風格特點與美學價值。
畫:從1978年5月5日發行徐悲鴻的《奔馬》特種郵票開始至今,已發行近現代中國名家繪畫作品選及古代名畫郵票21套。名家作品選分別有:1980年1月15日的《齊白石作品選》;1984年8月27日的《吳昌碩作品選》;1993年11月22日的《鄭板橋作品選》;1996年4月5日的《黃賓虹作品選》;2002年1月20日的《八大山人作品選》;2009年3月22日的《石濤作品選》等。古代名畫分別有:1984年3月24日的《中國繪畫·唐·簪花仕女圖》;1990年12月20日的《韓熙載夜宴圖》;1995年5月23日的《虢國夫人游春圖》;2002年3月16日的《步輦圖》;2004年10月18日的《清明上河圖》;2010年3月20日的《富春山居圖》和2013年4月13日的《搗練圖》特種郵票等。我國發行的名家繪畫作品和古代名畫郵票,以它特有的魅力,在方寸之間構建一座微型的中國繪畫藝術館。(黨玉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