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亞平 資料圖
中廣網北京6月10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報道,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的乘組名單已經揭曉。在三位航天員出征酒泉發射場之前,中央臺記者對他們進行了專訪?!秾υ捝袷教靻T》第三篇《王亞平:太空中的美麗教師》。
相對于聶海勝和張曉光,王亞平這位“80后”稱得上是一位“小妹妹”。不過,王亞平承擔的任務可并不輕。除了眾多的太空實驗項目要完成,她還擔負著一項“特殊的使命”,在“天宮一號”里向全國的中小學[微博]生們上一堂實實在在的“太空物理課”。
王亞平:首先我想講一講我們的太空授課,這次太空授課是一次科普教育活動,目的就是為了激發同學們對美妙太空的向往,對科學探索的熱情,因此我們前期也做了大量的準備,比如對教具的準備,對教學內容的準備,甚至包括一些對課堂教學心理知識的了解等等,我們針對同學們在課堂掌握的一些相關常識,挑選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小實驗,在天空里能達到最好的演示效果。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國女教師芭芭拉·摩根在2007年做過太空授課。她通過視頻,給愛達荷州的學生上了25分鐘課,并展示了宇航員在太空怎樣運動,在太空如何喝水等情景。當有學生問宇航員如何在太空中鍛煉身體時,她就抓住其中一個同事并把他舉了起來。而問起王亞平在太空將講授哪些內容,她卻調皮的一笑說,暫時保密。
王亞平:這是秘密,這是秘密,等你看了就知道了……
聶海勝和張曉光一起相處了15年。而王亞平2010年才加入航天員隊伍。不過,在短短兩年的時間里,她不但掌握了自己在此次任務中所需要掌握的各種知識、技能,同時和聶海勝、張曉光兩位大師兄之間達成了高度的默契。在一次心理測試中,王亞平和兩位戰友之間的配合,堪稱天衣無縫。
王亞平:那個畫是一次心理測試,內容是我們乘組配合畫一幅畫。條件是畫之前和畫得中間三個人不能有任何的交流,三個人輪流畫,其中一個人畫時,很可能被隨時打斷,下一個人接著畫。畫了挺長時間,輪了好幾輪,我自己覺得是非常完美和諧的畫面。舉個簡單的例子,張師兄,有一次他想畫條鐵路,畫了兩條平行線的時候被老師打斷了。我上去以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橫線全畫完了,但是畫的實在太不像鐵路了,等整幅畫完成之后我問了一下指令長:“師兄,你知道我們畫的是什么嗎?”他當時想都沒想就說:“鐵路吧”,這種默契度還是很高的。
王亞平說,一個乘組,就是一個整體。
王亞平:因為我們平時任務之前雖然說訓練不在一起,但是我們生活是在一起的,我們交流是很多的,并不是因為任務才有交流,才達到這種默契,這種默契是從生活、工作、訓練中一點點培養起來的。
采訪的最后,王亞平說,正是祖國的騰飛,托起了自己的航天人生。
王亞平:03年楊利偉首飛的那年,我23歲,剛到部隊改裝飛行了兩年,那個時候正憋足了勁兒,準備為我們祖國的飛行事業大顯身手呢。首飛那次,當火箭升空的那刻,我內心是非常激動和自豪的。當時腦子里閃過一種念頭。我們中國有自己的男飛行員有自己的女飛行員,現在有了自己的男航天員,什么時候也有自己的女航天員,當是一閃而過這個念頭。沒有想過十年后,我自己也能作為一名航天員出征太空,回首這十年經歷,也挺感慨自己的命運與祖國的載人航天事業,是緊密相連的。(記者: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