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人才對于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那么企業家該樹立怎樣的人才觀呢?求職者又應該朝哪些方向努力呢?河北大午農牧集團有限公司創始人孫大午近日在河大演講時指出有3點需注意:1、人才要能“耐”;2、人才必須忠誠;3、人才必須有根。
以下為觀點原文:
孫大午
一、人才的認識與判斷
1、什么是人才?(人才要能“耐”)
我認為,每一個專注專心做事的人都是人才。人才都是有能耐的人。但是什么叫做能耐?我理解就是,能耐能耐,關鍵在于“耐”!有能無耐做事必敗,有耐無能會有所成??偨Y大午集團三十年的歷史,就是一千多農民辛辛苦苦的養雞養豬堅持下來的。我們由1000只雞起步,到現在養到了三十萬套種雞,一年能孵化三千萬只小雞,銷售至全國各地,每年甚至向西藏、海南等很遠的地方都輸送幾十萬只小雞。我們和新希望合作,還建有種豬場。我們的一個飼料廠就年產三十萬噸,產值6個億。我們養雞養豬都養出了成績。那么哪一個企業能從1000雞,養到這個規模呢?可能規模有,但從品種、科研上不如大午。我們從養蛋雞,養到父母代、祖代、原種,僅養雞這塊養到了國家前沿,全國排到前三。如果當時轉移出來,認為“家有千貫帶毛的不算”,出來搞房地產或其他行業,或許成功,但會繞很大的圈子。我們在座的都是人才,只要將來做一點事情,堅持做下來,不要輕易放棄,就會做好。
2、解讀《西游記》(人才必須忠誠)
《西游記》是人(唐僧)和才(三徒弟)的結合?!段饔斡洝肥?ldquo;人”在前,“才”在后?!段饔斡洝分?,唐僧師徒歷盡千辛萬苦去西天取經。其中唐僧是肉體凡胎,最沒有本事的,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個人都有才,就是唐僧沒有。但唐僧是核心人物,如果沒有唐僧,團隊就散了,因為其他人都是三心二意的。在這部書中,唐僧是唯一的人,其他三個都是妖怪。人才分開說,就是先學做人再學做事,做事就是“才”。西天取經,取得什么經?就是徒弟三人到西天能修成正果:成個人樣子。我們看到唐僧忠于他的事業,方向不變,就是要上西天取經。
最沒出息的人當領導,打造出了一個和諧的團隊,俗話說“德是才之主,才是德之奴”,那么唐僧有哪些美德呢?
一是忠誠。所謂“忠”就是你追求什么,以什么為中心,以什么為目標。“忠”字拆開看,上“中”下“心”,有一個中心的思想、中心的內容、中心的方向不改變,就是忠。如果將兩個中串在一起,就是患,“患”比“忠”多了一個目標,也就是說當一個人有兩個中心點時,心中就會沒有方向感,就會患得患失、搖擺不定。沒有忠,做不成事業,要成功必須目標堅定,忠于事業,心無旁騖,腐敗與其無緣,這就是美德之源。
所謂“誠”,就是誠信,人言可信,說話要算數,唐僧說話言而有信,不會欺騙人。人生追求無非是富(有錢)、貴(有權)、雅(有文化),富和貴不能傳承,只有雅才能夠傳承。創造財富、追求公平,體現為人生價值、體現在人的文化休養和品味境界上。
我們常講“忠孝節義”,“忠”是排在第一位的,大午集團修建了敬儒祠,其中的岳飛之所以被人們敬仰,主要就是因為岳飛的“忠”,他即使遭受了冤屈,也沒有背叛。我寫過一副對聯,內容是“通情達理為人,盡忠赴義成神”,岳飛因為“忠”,后人為他立廟,成了神;關羽因為忠誠,也成了神,而且還是佛教中的迦蘭菩薩。關羽的忠誠體現在哪里?關羽對劉備是“忠”,對曹操是“誠”,關羽被曹軍包圍后,曹操手下大將張遼與關羽交情不錯,就去勸他投降,關羽就跟曹操約定了這三件事。曹操答應,關羽就投降;不然,寧死不降。第一是降漢不降曹,投降的是漢朝,不是投降曹操;第二是投降以后,關羽和劉備的兩位妻子單獨住在一起,別人不得打擾;第三就是一旦得知劉備的下落,關羽就會離開,而離開時,曹操不得阻攔。曹操同意了這三點之后,關羽才投降。曹操為了招攬他,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馬金、下馬銀,封他為漢壽亭侯,但關羽始終不為所動,最后知道了劉備的下落后,即掛印封金,把代表權勢的大印放下,把曹操賜予的黃金封好,去尋找劉備。這是他對劉備的“忠”。對曹操的“誠”體現在哪?關羽不欺騙曹操,不搞假投降,投降也罷,離開也罷,都說得明明白白,這就是誠信?,F在關羽的世界華人中威望非常高,不管是道家、佛家還是儒家,都把關羽供奉為神??梢哉f,“忠”誠”二字做的最好的是關羽。
人才一定要忠誠。我們做人常常做不到忠,但你一定要做到誠。我在選人的時候,我要求我的人不一定要忠于他的事業,忠于大午集團,但是這個人一定要誠。很多打工的不要說忠,連誠都做不到。我在企業提倡“以直報怨”,如果企業給你待遇低或者受了委屈,哪怕打一架,也要把話說透,說不說在我,聽不聽在你。老板不聽,你罵一頓走人,這是以直報怨,也是一種“誠”,我得感謝你;如果你一聲不吭撂挑子就走,讓領導都找不到替換你下崗的,那就不叫誠。“忠是不變的,誠是可以改變的。你不必盡忠,但一定要誠懇。
二是寬容。寬容是人的美德,不容易做到。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你也不要找完全對你心思的人。很難找到,包括找對象。一時挺好,時間一長,世界上沒那么理想的人,你也不是別人理想中的人。所以,一定要寬容。我們要看到西游記這個團隊,孫悟空的精明,豬八戒的憨厚、沙僧的勤勞,這就是現實,你組團隊就是這個樣子。能夠容納各種不同性格的人,才能把事業做大,一個人生命的長度是有限的,但我們可以努力擴展生命的寬度,舉眾人之力而成事,團隊精神就是生命的擴展和延伸。唐僧把三個不同個性的人結合在一起,才完成了取經大業。
三是魄力。這個團隊中,唯獨唐僧不會變換,但他魄力最大。所謂“魄”,即白天見鬼都不信邪,不害怕,無私無畏,敢擔責任。面對各種妖魔鬼怪的算計、誘惑和自己的局限,唐僧始終大義凜然。
3、人才必須有根。
我到重慶講課,人家問我怎么交朋友?可以這么說,我搞企業三十年了,還沒有一個人騙過我,我也沒有交過上當的朋友。在我看來,有根底的人才能交朋友。什么叫有根有底?就是“跑了和尚跑不了廟”,你有家有業,有妻子兒女,這就是你的根。有了家庭才有了孝的概念,孝就是根本。世界上有60多億人口,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只有我們中華民族是敬天祭祖的根文化。古代為什么以忠孝治天下?因為忠孝是對人最基本的要求。“自古忠臣出孝子”,“在家敬父母,不必遠燒香”。人人都能修成神佛,但是修不成祖先。
不孝順老人的人,我是不會和他交朋友的。今年年初集團培訓的時候,我給我的員工放了我們家在過年的視頻。我的父母已經90多歲高齡,過春節的時候,我們兄弟三人都跪下來給我的父母磕頭,我的兒子和侄子也一樣都給爺爺奶奶磕頭,我的孫子也是一樣的。有人笑話我說:“都什么年代了還磕頭。”我說:“什么時候也要給父母磕頭”。我們磕頭拜年的時候,我的父母都非常高興。我想,父母去世以后,看不到了,你再磕頭還有什么意義?過年磕頭是我對老人的一種尊敬,這樣我們這個家庭和睦,兒孫更團結,在我們這樣的家庭里面父母怎么會不長壽呢?你們要和我這樣的人交朋友,怎么會不學好呢?有人看到大午集團敬老扶貧,其實就是我的根文化做到了。接受我們敬老扶貧的周邊老人,如果家里有人在大午集團上班的,他就會叮囑說:“你可要給人家好好干。”如果這個人犯了錯誤,他的家人都不會容忍他。這就是我們的根文化。
關于“人才”我剛才說了三點:第一,專心專注地做事;第二,要有忠誠;第三,要敬天祭祖、有根文化。這才是人才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