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線路如“毛細血管”,在城市交通中肩負著微循環的任務,間接提高中心城區道路承載力。今年鄭州市計劃修建25條支路,其中18條已開建
溝通中州大道和南三環
一年前,中州大道以東、鄭尉路以南、南三環以北的區域,還是一個臨時菜場。金岱路修通后,將取代鄭尉路,西起劉南崗路,東至崗東路,是城市主干道。金岱路主要連接中州大道和南三環,起到緩解這兩條城市主干道交通壓力的作用。
2013年5月底金岱路正式通車,雨水、污水、交通、照明工程及配套的各種新建管線的施工也已完成。
工作人員介紹,按照設計,金岱路為城市一級主干道,約15米寬,道路紅線寬45米。也就是說它將成為一條汽車分向、分車道行駛的公路,能適應按各種汽車通行,折合成小客車年平均晝夜交通量為1500~30000輛。
今年18條支路已開建
鄭州市在《暢通鄭州白皮書》中規劃,到2014年年底,要新修建支線路網道路175條。鄭州市建委負責人介紹,2010年鄭州打通了20條支線路網;2011年,鄭州打通了26條支線路網;2012年鄭州打通了20條支線路網。
金岱路是今年要修建的25條支路之一。截至目前,燕東路、倉北路、宏達路(同慶路-小鋪路)、王寨路、水科路、未來南路、沁河路、長城西路、銀通路、宏達路(金杯路-江山路)、金岱路、衛生路、碧云路(環翠路-佛崗東路)、碧云路(航海路-新浦南街)、電廠西路、豐慶路、凱旋路、留園路18條路已開工建設,目前金岱路已通車。三峽路、中秋路等7條路招標工作已完成。
掃一掃手機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