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迎客,岱嶺抒懷。在百花齊放的時節,山東省劉寶純美術館隆重開館。
山東省委、省人民政府和泰安市委、市政府,對該館的建設給予高度關心和重視 。并確定該館由山東省文化廳主管,由山東省民政廳頒發了法人證書。
位于泰山西路桃花峪的劉寶純美術館,四面群山環抱,青松掩映,門前溪水長流,風景優美。根據規劃,該館將長期陳列劉寶純先生多年來創作的國畫作品,尤其是泰山題材的國畫作品,開展學術研究和交流,進行美術培訓和輔導。她的建立,將為泰山西路平添一處獨具豐富文化內涵的重要人文景觀。
年屆70歲的劉寶純先生,現任山東畫院院長、山東省政協常委、全國美協理事、山東省美協名譽主席,他連續兩次被省委授予“拔尖人才”榮譽證書,先后被國務院和省政府通令嘉獎及頒發表彰證書。他是一位在藝術創作的道路上跋涉了半個世紀的美術老人,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成為享譽國內外畫壇的著名畫家。而幾乎是與劉老先生的歷程同步行進的,是存在于他內心深處的泰山情節,也隨著歲月的流淌,越加深沉和厚重起來。
多年前酷愛畫畫的劉寶純先生,在家鄉師長的影響下,在幼小的心靈里就向往著泰山。48年前,當22歲的他為了求學從黃海之濱來到省城濟南的時候,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泰山寫生,并從此深為泰山的壯麗和豐富內涵所折服。之后,他又多次到泰山寫生和采風。幾十年間,劉先生創作、交流辦展,踏遍了數不清的名山大川,目睹過世界上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風景名勝,但是,令他感受日益強烈的是,他走過的地方越多,看到的景物越奇,取得的成績越大,就越加懷念泰山,鐘情于泰山。
他說,泰山是他的天然宗師!
他跟泰山學做人,他跟泰山學作畫。
學做人,泰山鑄就了他剛毅的性格,堅定的信念和他的一顆對祖國對人民火一般熾熱的愛心,而正是由這顆愛心凝成的使命感,使他揮汗躬耕、求索不止、包蘸濃情,發奮寫出自己的心跡和時代的強音。
學作畫,泰山拓寬了他坦蕩的胸懷和極具識別力的慧眼,使他下筆松云生風,峽瀑流彩、滿紙煙霞、秀氣撲面;畫中是流動的墨韻、跳動的音符;其山山水水和青松流云充滿了昂揚向上的旋律和格調,使人一眼看到,就會頓生無限愛心和無窮力量。
孔夫子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鄙邳S海之濱,成于泰山之麓的劉先生,將水的睿智和山的剛毅匯融于心,表現于畫,從而,在他的作品中,取材最多,寄情最深的除了大海,就是泰山。前些年,他先后在《人民日報》發表的十余件畫作中,多數就是取材于泰山的作品,70年代中期,他應邀為三十余家中國駐外使館作畫,多數是巨幅作品也是畫的泰山;他取材于泰山松為人民大會堂正門廳創作了巨幅國畫《長松圖》,他取材于泰山主峰和黑龍潭瀑布創作的《山高水長》由鄧小平同志訪問日本時贈送住友集團;他為中南海西花廳總理會客廳正壁畫的是泰山的磅礴氣勢《雄峙天東》,他為泰國王宮創作的巨幅國畫是《泰山煙云》;90年代初,他在美國舉辦畫展,當他把近百幅描繪包括泰山在內的祖國山河畫作掛出以后,立即引起當地華洋兩界的驚嘆并給以高度評價,從而獲得了殊榮;被兩所大學聘為客座教授,被兩個城市授予“榮譽市民”和“親善大使”證書并贈予市鑰,一個城市宣布將1994年1月27日定為“劉寶純日”,德克薩斯州還將州旗贈授予他……
在他的筆下,泰山的身姿最雄偉,泰山的南天門最壯麗,南天門前的十八盤最豪邁,十八盤兩側的對松山最有生機。山上松,松間云,云中月,月中暈,所有這一切,他都傾注了深深的感情和愛意,表達了他一腔深深的愛國懷鄉之情。由此,他將千古巍峨的泰山一直向人民昭示的警世箴言--懷鄉愛國,國泰民安,安定一統,以具有強烈震撼力和感染力的藝術形象表現出來,使人們對泰山的文化價值,歷史價值和美學價值的認識,升華到了一個更高的境界。
劉先生還說,他生于黃海之濱,要歸于泰山。就是說,他要將他半個世紀的風雨人生所鍛鑄的藝術思想,所取得的藝術成就,所創作的藝術作品,包括他晚年的藝術實踐,通通都歸于泰山的懷抱,納入泰山的文化的大系。
“泰山巖巖,魯邦所瞻”,“我所思兮在泰山”。劉先生和中國歷史上許多志士仁人一樣,在走遍千山萬水,歷經半生的風霜雨雪之后,帶著沉甸甸的收獲,懷著殷切的心情,風塵仆仆的奔向泰山的懷抱,并將以他的心血凝成美術館和館內收藏陳列的他的全部作品,獻給他的天然宗師,獻給泰山人民和全省人民。
許多人都說,這是一種奉獻。
劉先生說,這是我對天然宗師應有的回報,也是繼續體驗和感悟泰山文化,承繼和弘揚泰山精神的再一個起點。
這就是劉寶純先生的風范,一位人民的、愛國畫家的風范!
我們衷心祝愿劉先生從這一起點出發,為泰山文化大系增添更為光彩的一頁,為泰山人民獻上更為形象生動的藝術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