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全國都在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國有企業更是肩負著做強實體經濟的重要使命。 ”2月21日,皖北煤電集團董事長葛家德在接受采訪時說,“做強實體經濟,就要像重視科技創新一樣重視管理創新。管理創新是做強實體經濟的制高點。”
如何占領實體經濟發展的制高點?為改變企業大而全、主業不突出的局面,皖北煤電集團加快改革步伐,大力推進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和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同時,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打破身份界限,變身份管理為崗位管理,一次性將8249名農民工全部轉為合同制工人,讓所有員工實現了身份、機會、待遇三個平等。通過這些措施,皖北煤電精干了主業,激發了內在活力,在煤炭產量大幅提升的同時,煤炭主業人員減少3000人,管理機構減少90個,管理人員減少600人,效率效益均提高30%以上,百萬噸死亡率始終控制在0.3以下。 2011年,企業銷售利潤率和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28%和22.2%,在全省煤炭企業中名列前茅;成為省國資系統唯一一家連續3年獲得全A的省屬企業。
管理是企業永恒的主題。皖北煤電集團在推進管理創新過程中,結合煤礦企業特點,以安全生產為切入點,以生產一二線為重點,全面導入豐田精益管理思想,通過實施安全生產精細化、推進流程優化、推廣內部市場化、強化班組建設,構建創新平臺等舉措,歷經意識培植、自主實踐、規范推進、整合成型、拓展延伸五個階段,逐步建立了以精細化管理為核心、以企業文化建塑和員工培訓為支撐的“三位一體”管理方式,形成了靈活高效的內部運營機制。
通過實施流程優化,皖北煤電集團先后完成了煤礦管理新模式和集團管控模式的構建,使得企業業務流程順暢、組織扁平、機構精簡、人員精干,在煤炭產量大幅提升的同時,企業煤業人員減少3000人,管理機構減少90個,企業噸煤可控成本每年以3-5元速度遞減。同時,管理創新還為皖北煤電實施“走出去”戰略提供了重要支撐,在山西省成為省外具有煤炭整合主體地位的兩家企業之一。(記者吳永紅 通訊員張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