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目前江蘇省機動車保有量突破1500萬輛,其中汽車750余萬輛,而汽車中一大半是私人轎車。與機動車高速增長的態勢相比,交通安全文化建設卻相對滯后,各類交通違法行為嚴重危及交通安全,每年江蘇省有幾千人因交通事故死亡,致傷致殘者更多,給不少家庭帶來巨大傷痛。
省文明辦副主任韓松林說,各種不文明交通行為,影響交通秩序,引發矛盾糾紛,加劇城市交通擁堵。
問題不斷出現,而化解問題的方法也一直在創新。2006年,江蘇在全國率先實施“文明交通行動計劃”,“文明”理念第一次與交通管理相互“碰撞融合”。
在常州,藍色的BRT快速公交車穿行于市區,成為一道獨特景觀。常州通過實施公交優先戰略、加大交通基礎設施投入等途徑,緩解交通擁堵,目前全市的公交出行率達25.8%,文明交通成為常州展示現代化城市形象的重要方面。
圍繞渣土車管理,揚州要求渣土運輸公司統一車輛顏色,統一安裝GPS定位系統,統一停車地點,統一管理機構、規章制度和臺賬資料。同時研發了渣土車違法信息管理系統,對渣土運輸公司實行戶籍化屬地管理,建立“黑名單”制度。三年來共查處渣土車違法違規行為2.8萬余起,違法違規行為逐年減少。
南通在汽車客運站建成3D視頻監控系統,對所有營運車輛實施24小時實時監控,同時運用“道路客運短信服務監管平臺”,向旅客發送安全告知短信,發動廣大旅客主動參與客運安全監管。該市還實施班線客運和從業人員退出機制,推行出租車違規經營“黑名單”和召回處理制度,實施全員暗訪和營運車輛GPS軌跡跟蹤稽查。
近6年來,江蘇每年就不同主題出臺文明交通行動計劃實施意見,取得了顯著效果。目前,江蘇省建成100條文明交通示范街、204個文明交通示范路口,每年評選100名文明交通微笑使者。常州、南京、揚州及江陰、常熟、張家港、昆山、太倉、吳江等9市被公安部、住建部評為“暢通工程模范管理水平城市”。
此外,我省更多注重融入文化元素,在全國征集江蘇文明交通標識、卡通形象、主題歌,組織文明交通江蘇省巡演,聘請全國道德模范擔任江蘇文明交通形象大使,江蘇省還建成140個文明交通宣傳教育基地。
“江蘇是經濟大省,也是運輸大省,交通運輸的安全水平和文明程度,是一個地區經濟社會健康和諧發展的顯著標志?!笔〗煌◤d副廳長汪祝君說,僅2011年,江蘇省公交、出租完成的客運量就超過57億人次,如此龐大的運輸規模,對交通運輸行業管理和文明創建提出了更高要求。
省公安廳副廳長陳逸中說,文明交通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以人為本,要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維護良好的通行秩序,保障群眾的平安出行。
在總結前6年工作經驗基礎上,由省文明辦、公安廳、交通廳等7部門聯合制定的《關于深入實施江蘇文明交通工程的工作意見》于20日正式發布?!兑庖姟返谝淮翁岢?,充分發揮道德、法治、科技的力量,建立文明交通動態測評體系、健全交通安全榮譽等級制度等9大項22個方面內容的文明交通工程。其中,將把個人遵守交通法律法規情況納入江蘇省社會信用體系,并建立文明交通失信行為聯動懲戒機制,年底前出臺文明交通信用管理制度相關辦法,個人交通信用情況將作為各級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招錄公務員、勞動用工、優秀公務員評選等的重要參考,酒駕等交通違法行為記錄納入有關保險費率浮動依據,個人交通信用信息作為銀行信貸的參考內容。有關方面希望藉此全面提高公民文明交通素質,把城鄉文明交通水平提升到一個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