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任玉嶺,是在2002年,總理新任命的一批國務院參事的名單中。
了解任玉嶺,是近十年來各大媒體對他持續不斷的報道。
走進任玉嶺,是在2011年的11月18日, 中國當代書畫百家輝煌成就展上。
任玉嶺:1938年10月出生,國務院參事,全國政協第八屆委員,第九、第十屆常委。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著名經濟學家,書法家,中華海峽兩岸書畫藝術家協會主席。
作為國務院參事,他牢記溫總理的“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的至理名言,近10年來足跡遍布祖國大江南北,常年深入基層視察調研。關注國計民生,傾聽百姓心聲,憂國憂民,直言獻策,所提建言獻策之多、影響之大,被媒體稱為“任玉嶺現象”。我更稱他為“社會活動家”。
他是總理高參,他是人民參事,他的關注影響著中南海,他的建言獻策改變著、并且推動著國家政策的走向。他關注著越來越多的人群,而他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正是這種持續升溫的任玉嶺現象,讓我懷著崇敬、懷著好奇走進了平凡而又神秘的任玉嶺。
走進任老的書房,迎面撲來的是濃濃的書香氣息。墻上掛著多副名家字畫,梅蘭竹菊的小屏風立于客座最顯著位置,更顯高雅情趣。放眼望去滿屋子都是書,高高低低,參差錯落,堆放整齊的,零星散落的,哪都是書,哪都有書,仿佛是走進了小書店。書架上早已堆放的無立書之地,四邊的墻壁,墻角堆放的一排排,一層層,大大小小全是書,連過道、走廊里也有書。任老告訴我說他每天都要閱讀大量的書籍、報刊雜志,作為參事他要有豐富的文化閱歷和對民生的深度了解。這是他是職責。
任老一邊收拾散亂的書一邊很不好意思的對我說:“我這太亂?!?
坐在任老的書房中,環顧四周 ,頓感任老對于書法的喜愛,便問道:“任老寫作有多少年了?”
任老給我遞過一杯茶,向我娓娓道來:
任老自幼受其父親擅長書畫的影響,對翰墨有著深厚的感情和熏陶。1944年入小學,天天以習字為主,練就了書法基本功。南開大學畢業后及在廣西北海市任市長期間,因常年忙于公務,很少提筆,進入全國政協和國務院參事后,常與諸多書畫名家接觸,受其影響,開始提筆寫字。他的字因有其從小練就的功底,加之現在的成熟越發顯現出“蒼勁雄渾、玉樹凌風”的豪放、大氣風格,一問世便受到各方面的關注,幾年間參加各種高層次書畫展覽達幾十次之多,幾十種報紙和書畫專著都收集了他的作品。2009年建國60周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書法專集。并被編入包括沈鵬、歐陽中石、吳冠中、范曾、靳尚誼、劉大為在內的十大名家合訂本。在辛亥革命100周年和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大型書畫展中分獲金獎和特等獎,還被授予紅色藝術家稱號。2011年11月18日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行的“中國當代書畫百家輝煌成就展”中您的作品又榮獲金獎,同時授予“中國百位書畫傳承藝術家”榮譽稱號。
如今,已72歲高齡的任老依然身體健康,精力充沛,聲音洪亮,思維敏捷,一點都看不出是70多歲高齡的人,而倒像是50多歲的人。
“我每天只要沒有會議總要抽出時間來寫寫字,看看書,都已經是多少年的習慣了?!比卫舷蛭艺f。
我曾無數次聽過他的講話,他的講話就像是講演,極具號召力和感染力,每次講話都無數次被掌聲所打斷,慷慨激昂的話語深深打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讓人們記住了一個情系民生、果敢直言的任老形象。我大多時間聽到的、看到的是他在臺上的一面,而眼前的任老卻讓我感到了另一面。他是那樣的慈祥,那樣的和藹可親,談笑風生,一下子就拉近了我們的距離,很有一種親和力。心想,原來坐在我面前的竟是這樣一位普通平凡的長者。
他給我談他的童年趣事,他給我說他下基層調研時所看的邊遠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上學難的問題,他給我談三農問題,他給我談衛生問題、教育問題,時而我被他感動的眼含淚水,時而又讓我忍俊大笑,我被這樣一個個性鮮明的人深深地吸引了。我想,可能正是因為他的普通,他才會走進群眾,情系百姓,心系民生。正是因為他的平凡,他才會傾聽百姓心聲,敢于針砭時弊,敢于直諫真言,這正是他人格的偉大之所在啊。
我說:“對于現在的‘任玉嶺現象’您怎樣看?”
他說:“這說明了一個問題,這說明了人民需要我這樣的人!人民需要一個敢為他們說話,能為他們說話的人!人民需要一個敢于說真話,說實話的人!這是人民的心聲!我做的還很不夠,今后,我還要為人民多說話,說好話,說真話,說正話,說實話!讓更多的任玉嶺現象出現!這樣我們的社會問題才有可能解決,我們的民生問題才有待于改善和提高!”
我說:“我覺得稱呼您為‘社會活動家’更合適,您對于‘任玉嶺現象’和‘社會活動家’來說更喜歡哪個?”
任老笑了:“感謝廣大民眾對我的支持和鼓勵,無論是‘任玉嶺現象’也好,還是‘社會活動家’也好,都說明了民眾對我的認可,同時這也都是民眾賦予我的職責,我將盡職盡責為民眾服務?!?
談話間任老很自然地就談到了文化,談到了書法,談到了現在的文化現象。 他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根。中國的書法歷史淵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體現,是中華文化的瑰寶。而現今,隨著網絡的發展,電腦的普及,人們越來越不注重傳統文化的延續和發展了,很多學校都沒有了書法課,這是非??膳碌?,我們不應該丟掉這一民族的東西。試想,如果一個國家沒有了自己民族的東西,那么將會是一個什么樣的后果?現今,低俗文化,媚俗文化充斥著我們的文化市場,充斥著我們的精神領域,這正是因為我們丟失了自己的東西而帶來的結果!書法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之所在,是民族魂!我們必須發揚傳承下去!”。
說著說著,任老便激動起來,說:“來,你看,這每一個字,每一筆都是身心和天地宇宙的交融,與大自然的交融。書法是一個人精氣神的體現,是一個國家精氣神的體現,書法體現的是民族精神,是民族魂!練字,修身養性,培養情操,樹立正氣,是一項多么好的健身項目??!現在學校的書法課幾乎都沒有了,停了,現在的孩子們很少有練書法、懂書法的,有的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書法,我很痛心,我向有關部門呼吁學校的書法課不能停,不能斷,不能沒有!只有從小培養孩子們練書法,修身養性揚正氣,我們的國家才能有好的、合格的人才,我們的國家才會有好的發展,我們的國家才會興旺不衰!”。
“任老,2011年11月18日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行的“中國當代書畫百家輝煌成就展”中您的作品又一次榮獲金獎,同時授予您為“中國百位書畫傳承藝術家”榮譽稱號,您對此有什么感想?”
“我的字都是自己練的,很隨意,也很不夠,我很想好好再學習,使自己的書法藝術有所提高?!?
我被任老的話所打動,便說:“任老,請給我也寫一幅吧?”
任老欣然應允,當即鋪開了紙,說:“明年是龍年,我就給你寫一幅“龍”字吧,寓意你龍騰虎躍,蒸蒸日上!”
我歡喜無比,隨即看任老即興揮毫。
我站在他身旁,為他端著墨硯。只見他把三支筆并在一起,捋扶紙張,用眼光上下打量了一下紙張的大小,然后輕著濃墨,很快的落筆,非常熟練的揮毫潑墨,上下飛舞,飛挪騰轉,游刃有余。只短短幾秒鐘的時間,一幅巨大的“龍”字便呈現在我們的面前了。
我看的驚呆了,深深的被任老的書法魅力所打動,一個“龍”字一筆揮成,大氣磅礴。靜中帶動,動中有靜,筆筆生風,處處有神。足可見他的書法功底之深厚。
他寫完后習慣性的去沖洗筆,邊洗便對我說:“好的書法在于能寫出神來,有一句話叫“出神入化”,說得就是這個道理?!?nbsp;他說這話的時候,聲音溫和,語調平緩,讓人感覺是那樣的親切,和之前在所有會議當中看到的嚴肅、認真、高亢激昂、慷慨陳詞的形象判若兩人。以前,我多次被他的慷慨激昂所感動,今天,我同樣又被他的平靜、溫和所打動,原來大海也有平靜的時候??!我不禁感慨道。
望著任老為我寫的這個“龍”字,不禁想到:真是人如其字,字如其人??!動中有靜,靜中有動。遠看他是一幅動態的畫面:大氣磅礴,氣勢恢宏;筆筆生風,句句精彩。近看則是一副靜態的畫面:溫和、慈祥、靜靜的如同一潭秋水,細細的和你說著他喜愛的書法藝術…… 這就是任玉嶺,這就是我們的國務院參事任玉嶺先生。
“清峰玉嶺透俊秀,翰墨文風盡儒雅”不正是他書法風格與偉大人格的體現嗎?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五彩的霓虹撥動著城市的心弦,任墨香隨風一直飄散到了心底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