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澄海中學在校園環境改造升級施工過程中意外挖出兩塊大石碑,碑文內容記載的是1922年發生的世紀災難“八二風災”,潮汕地區的受災情況及災后海內外對災區的救災事跡,具有較高的歷史和文物研究價值。 這兩塊石碑分別高約3.5米,寬約0.6米,厚約0.18米,是目前為止,澄海已發現“八二風災”石碑中最大的兩塊。碑文清晰易認,可以看到這樣的記載:1922年8月2日夜,潮屬沿海遭遇大雨水及風災,禍及潮陽、饒平、南澳、汕頭,而澄海受災最為嚴重。全澄海四分之一面積受淹,毀壞房屋4萬余間,決堤5萬丈,漂沒2萬6千余人,受災240余鄉,受浸田園18萬7千余畝;當時海內外慈善機構及僑胞對救災非常熱心,除了賑濟衣食外,還組織救生隊、搭建臨時醫院,共捐資19萬余元等。
據對澄海歷史文化頗有研究的陳先生介紹,碑文書法可以確定是民國澄海港口人周之柏所書,內容有可能是其兄周之松所撰?,F存澄海博物館一塊橫式“八二風災”碑就是他們兄弟撰和書寫的,只是撰述內容不完全相同而已。
掃一掃手機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