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15日,廣東省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在廣州召開。廣東省政協委員、鳳凰衛視資訊臺副臺長吳小莉在當天上午舉行的分組討論會上提出,廣東省應該加強對社會企業的法律身份識別和支持,幫扶弱勢群體就業。
【解說】據吳小莉介紹,社會企業就是透過商業手法運作,賺取利潤用以幫助弱勢群體的組織或團體。它對扶持弱勢群體就業、緩解社會貧富差距都有幫助。目前,英國和香港在支持和推廣社會企業的發展上都有了長足進步,她希望廣東作為改革試驗田,也能做出勇敢嘗試。
【同期】廣東省政協委員 吳小莉
在英國的倫敦奧運會的時候,英國政府特別對英國社會企業進行了宣傳,而香港也做了類似的事情,有特殊的網站,有它的種子基金的傾斜,同時還派發了社會企業的優惠劵,讓更多的社會人士能夠去使用這些社會企業,包括政府購買服務,我想這部分廣東能夠作為一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在社會企業的服務方面,我覺得也可以做一個很好的嘗試。
【解說】據悉,2004年英國通過法令,為社會企業提供了獨特而易于識別的法律身份。自此,英國的社會企業也由04年的15000家增至09年的62000家,創造了240億英鎊的收入,其中29%的社會企業位于最貧困地區。吳小莉表示,社會企業在廣東多個地市已經存在,但如何去認知和支持它,成了官方亟需思考的問題。
【同期】廣東省政協委員 吳小莉
我們認定好的社會企業給予標識,讓社會的群眾能夠去支持。其實我們這個社會不缺乏公益的人士,他可能不知道該用什么方法去支持他們,包括政府的購買服務,多向這些社會企業去傾斜,我覺得這方方面面可以做的事情是很多的。
掃一掃手機瀏覽